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新怡 通讯员 戚文祥 毛光武利创智投
“毛芦芦老师的《我的妈妈叫玫瑰》,让我想起了在义乌遇到的一对黑人母子,他们笑着跟我打招呼,笑容好灿烂!”
“我也在杭州街上,遇到了非洲小朋友,我们相互笑着招手了!”
“我还听过非洲小鼓手打鼓呢,特别有激情,真好听!”
8月17日下午,著名儿童文学作家、衢州市文化特派员毛芦芦来到她派驻的高家镇盈川村“芦芦童心花园”农家书屋,为孩子们做公益文学讲座。
这次,她带来了她七月出版的长篇小说《我的妈妈叫玫瑰》,是一本讲述中非混血孩子成长经历的小说,而且是以真人——浙江丽水千万级网红Rose和她的儿子安仔为原型的小说,以Rose儿子安仔的视角来写的一部小说,小说充满爱、乐观与勇气,富有童趣,又饱含热情。
展开剩余84%分享会现场,衢州市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、市本级分会主席陈炜、市作协副主席陈明明和高家镇党委委员、宣传委员戚文祥,都热情洋溢地为孩子们推荐了这本书。
毛芦芦则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采访故事、写作故事、真实与虚构相交融的故事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,也启发孩子们讲起了自己的故事,分享了他们与非洲朋友接触的故事……
虽然这次活动的规模不大,但分享效果很好,《我的妈妈叫玫瑰》让中非人民的友谊之花,深深根植进了现场的每个孩子的心田。
这是这天的第二场关于《我的妈妈叫玫瑰》的分享会。
上午,由衢州市图书馆、浙江文艺出版社联合主办,衢州市作家协会市本级分会协办的《我的妈妈叫玫瑰》新书分享会在衢州市图书馆举行。此次分享会主题为“从乌干达到中国——土豆田里的跨国童话”。
衢州市图书馆副馆长傅振,衢州市作家协会原主席许彤,衢州市作家协会主席闻婷,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新儿童研究所所长、博士胡志远,浙江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王晶琳等出席并讲话,分别表达了对新书出版的祝贺与喜悦。
该书作者、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毛芦芦用生动的语言,带领读者走进一个中非家庭在浙江乡村的奋斗故事,共同探讨了乡村振兴、跨文化融合与儿童成长等深刻主题。
衢州市图书馆副馆长傅振对《我的妈妈叫玫瑰》这一新书面世致以热烈祝贺,并感谢毛芦芦对儿童文学的热爱和贡献。
衢州市作家协会原主席许彤认为毛芦芦的作品一向题材多样,体裁丰富,此次新书涉及的跨文化视野,既普通又特殊,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个独特的阅读视角。
衢州市作家协会主席闻婷指出,毛芦芦在繁忙事务与创作间体现出的非凡韧性,源于她视阅读与写作为精神栖息之所,而非功利的工具,这份纯粹也化作了她作品最打动人心的精神力量。
胡志远博士说,他看了一万多本儿童文学作品,这是少有的和非洲有关的儿童小说,对孩子们认知多元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。
浙江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王晶琳表示,《我的妈妈叫玫瑰》刚上市一个月,就已经获得了业内多个榜单的认可,并获得儿童文学领域权威评论家的高度评价:这是一本“新时代民间外交的生动教科书”。
她认为:“本书的出版意义已远超文学范畴。它不仅通过一个中非家庭的故事,展现了中国乡村的美丽蝶变,还构建了一种跨文化对话的新场域,既描写了浙南乡村的生活日常,也有对乌干达风土人情的叙述,这种双向的文化解码,正是中非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。”
毛芦芦从细节出发,讲述了自己采访《我的妈妈叫玫瑰》的原型,抖音千万粉丝博主Rose时的趣事,并提到,《我的妈妈叫玫瑰》中体现了很多中非文化的细节,展现了多元文化的交流和包容,比如“二八大杠”自行车在非洲的风靡、中非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特色、主角小安因为肤色不同产生的焦虑,以及在妈妈的帮助之下重拾自信等。
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利创智投,读者互动踊跃,分享会尾声,作者毛芦芦向读者送书、签名,并与现场读者合影留念。
发布于:浙江省尚红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